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React 特性剪辑(版本 16.0 ~ 16.9)
阅读量:512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3

本文共 514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7 分钟。

1673bcf829ddb05c?w=640&h=280&f=jpeg&s=12258

Before you're going to hate it, then you're going to love it.

1677eb37f03c3957?w=526&h=400&f=jpeg&s=31688

Concurrent Render(贯穿 16)

在 18年的 上, Dan 神提到 Concurrent Render 涉及到 CPU 以及 IO 这两方面。

1677eb37efc8bc6a?w=877&h=400&f=jpeg&s=28039

Time Slicing 对应解决左侧的问题, Suspense 对应解决了右侧的问题。它们共同要解决的是的提升用户体验, 在更多的场景下都可以做到可交互。而 Fiber 架构是上述两者的基石。

Time Slicing

在 16 之前的版本的渲染过程可以想象成一次性潜水 30 米,在这期间做不了其它事情(Stack Reconciler);

1677eb37f0233b62?w=270&h=200&f=jpeg&s=5327

痛点概括:

  • 一次性渲染到底
  • 中途遇到优先级更高的事件无法调整相应的顺序

接着拿上面的潜水例子为例,现在变为可以每次潜 10 米,分 3 个 chunk 进行; chunk 和 chunk 之间通过链表连接; chunk 间插入优先级更高的任务, 先前的任务被抛弃。

1677eb37ef38974b?w=279&h=200&f=jpeg&s=7075

开启 Fiber 后,获取异步数据的方法应放到 render 后面的生命周期钩子里(phase 2 阶段)进行, 因为 render 前面的生命周期钩子(phase 1阶段)会被执行多次

注意: 并没有缩短原先组件的渲染时间(甚至还加长了),但用户却能感觉操作变流畅了。

: 借力此 api, 浏览器能在空闲的时间处理低优先级的事。

Suspense(16.6, 16.8, 16.9)

Suspense 意思是能暂停当前组件的渲染, 当完成某件事以后再继续渲染。

  • code splitting(16.6, 已上线): 文件懒加载。在此之前的实现方式是
  • 并发模式(16.8, 2019 年 Q2 季度): 在文件懒加载的同时能做其它交互;
  • data fetching(16.9 版本, 2019 年中): 数据动态呈现;
import React, { lazy, Suspense } from 'react'const OtherComponent = lazy(() => import('./OtherComponent'))function MyComponent() {  return (    
loading...}>
)}

一种简单的预加载思路, 可参考

const OtherComponentPromise = import('./OtherComponent');const OtherComponent = React.lazy(() => OtherComponentPromise);

render 新增的返回类型

在 React16 版本中 render() 增加了一些返回类型,到目前为止支持的返回类型如下:

  • React elements.
  • Arrays and fragments.
  • Portals.
  • String and numbers.
  • Booleans or null.

其中 render() 支持返回 Arrays 能让我们少写一个父节点, 如下所示:

const renderArray = () => [  
A
B
]

render() 支持返回数组的特性类似 (16.2), 使用 Fragments 可以不用写 key。

Portals(传送门)

将 React 子节点渲染到指定的节点上

案例:实现一个 Modal 组件,

另外关于 Portals 做到冒泡到父节点的兄弟节点这个现象, , 我想可以这样子实现:如果组件返回是 Portal 对象,则将该组件的父组件的上的事件 copy 到该组件上。其实并不是真的冒泡到了父节点的兄弟节点上。

Error Boundaries

React 16 提供了一个新的错误捕获钩子 componentDidCatch(error, errorInfo), 它能将子组件生命周期里所抛出的错误捕获, 防止页面全局崩溃。

componentDidCatch 并不会捕获以下几种错误

  • 事件机制抛出的错误(事件里的错误并不会影响渲染)
  • Error Boundaries 自身抛出的错误
  • 异步产生的错误
  • 服务端渲染

服务端渲染

服务端渲染一般是作为最后的优化手段, 这里浅显(缺乏经验)谈下 React 16 在其上的优化。

在 React 16 版本中引入了 React.hydrate(), 它的作用主要是将相关的事件注水html 页面中, 同时会比较前端生成的 html 和服务端传到前端的 html 的文本内容的差异, 如果两者不一致将前端产生的文本内容替换服务端生成的(忽略属性)。

支持自定义属性

在 React 16 版本中, 支持自定义属性(推荐 data-xxx), 因而 React 可以少维护一份 attribute 白名单, 这也是 React 16 体积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Context(16.3、16.6)

Context 相当于是用组件化的方式使用 global, 使用其可以共享认证的用户、首选语言(国际化)等一些全局的信息, 而不必通过组件一层层传递。

以下是比较冗余的传递:

// ... which renders ...
// ... which renders ...
// ... which renders ...

Context 之前可以传递 <Avatar> 本身(Component Composition 的思想), 写法如下:

function Page(props) {  const avatar = 
return
}
// ... which renders ...
// ... which renders ...
// ... which renders ...{ props.avatar }

接着是使用 Context 书写的例子, 写法如下:

const RiderContext = React.createContext(1) // 这里为默认值function Page(props) {  const riderId = props.riderId  return (    
)}function RiderDetail() { return
}class RiderLevel extends React.Component { static contextType = RiderContext render() { return
; }}

新的生命周期(16.3)

1677eb37e1bc8744?w=1087&h=668&f=png&s=101814

在未来 17 的版本中,将移除的生命周期钩子如下:

  • componentWillMount(): 移除这个 api 基于以下两点考虑:
    • 服务端渲染: 在服务端渲染的情景下, componentWillMount 执行完立马执行 render 会导致 componentWillMount 里面执行的方法(获取数据, 订阅事件) 并不一定执行完;
    • Concurrent Render: 在 fiber 架构下, render 前的钩子会被多次调用, 在 componentWillMount 里执行订阅事件就会产生内存泄漏;

迁移思路, 将以前写在 componentWillMount 的获取数据、时间订阅的方法写进 componentDidMount 中;

  •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(nextProps): 移除这个 api 基于如下考虑:
    • 语义不太契合逻辑

举个例子: 比如切换 tab 时都要重新获取当前页面的数据, 之前通常会这么做:

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(nextProps) {  if (nextProps.riderId !== this.props.riderId) {    fetchData()  }}

新的钩子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() 更加纯粹, 它做的事情是将新传进来的属性和当前的状态值进行对比, 若不一致则更新当前的状态。之前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() 里的获取数据的逻辑之前提到 Concurrent render 的时候也提到了应该后置到 componentDidUpdate() 中。

getDerivedStateFromProps(nextProps, prevState) {  if (nextProps.riderId !== prevState.riderId) {    return {      riderId: nextProps.riderId    }  }  // 返回 null 则表示 state 不用作更新  return null}
  • componentWillUpdate(): 目前将其理解为和 componentWillMount 一样的情况

在 React 16.3 的版本中,新加入了两个生命周期:

  •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(nextProps, prevState): 更加语义化, 用来替代 componentWillMount()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(nextProps);

  • getSnapshotBeforeUpdate(prevProps, prevState): 可以将该钩子返回的结果传入 componentDidUpdate 的第三个参数中, 从而达到 dom 数据统一。用来替代 componentWillUpdate();

具体 demo 可见

React.memo(16.6)

React.memo 是一个高阶组件, 它使无状态组件拥有有状态组价中的 shouldComponentUpdate() 以及 PureComponent 的能力。

const MyComponent = React.memo(function MyComponent(props) {  ...})

Hooks(16.7)

在 React 16.7 之前,React 有两种形式的组件,有状态组件(类)和无状态组件(函数)。Hooks 的意义就是赋能先前的无状态组件,让之变为有状态。这样一来更加契合了 React 所推崇的函数式编程。

接下来梳理 Hooks 中最核心的 2 个 api, useStateuseEffect

useState

useState 返回状态和一个更新状态的函数

const [count, setCount] = useState(initialState)

使用 Hooks 相比之前用 class 的写法最直观的感受是更为简洁

function App() {  const [count, setCount] = useState(0)  return (    

You clicked {count} times

)}

useEffect(fn)

在每次 render 后都会执行这个钩子。可以将它当成是 componentDidMountcomponentDidUpdatecomponentWillUnmount 的合集。因此使用 useEffect 比之前优越的地方在于:

  1. 可以避免在 componentDidMount、componentDidUpdate 书写重复的代码;
  2. 可以将关联逻辑写进一个 useEffect;(在以前得写进不同生命周期里);

React 的未来

1677eb37f11757a3?w=365&h=200&f=jpeg&s=9405

今年的 React Conf 的一张图, 可以看到 React 从出来到现在势头呈稳健上升趋势, 并在 2018 年这个节点上把 Jquery 拉下了王座。但可以看见 React 未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。

相关链接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MuYunyun/p/10073841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032. asp.netWeb用户控件之一初识用户控件并为其自定义属性
查看>>
Ubuntu下安装MySQL及简单操作
查看>>
前端监控
查看>>
clipboard.js使用方法
查看>>
移动开发平台-应用之星app制作教程
查看>>
leetcode 459. 重复的子字符串(Repeated Substring Pattern)
查看>>
伪类与超链接
查看>>
centos 7 redis-4.0.11 主从
查看>>
永远的动漫,梦想在,就有远方
查看>>
springboot No Identifier specified for entity的解决办法
查看>>
慵懒中长大的人,只会挨生活留下的耳光
查看>>
"远程桌面连接--“发生身份验证错误。要求的函数不受支持
查看>>
【BZOJ1565】 植物大战僵尸
查看>>
VALSE2019总结(4)-主题报告
查看>>
浅谈 unix, linux, ios, android 区别和联系
查看>>
51nod 1428 活动安排问题 (贪心+优先队列)
查看>>
中国烧鹅系列:利用烧鹅自动执行SD卡上的自定义程序(含视频)
查看>>
Solaris11修改主机名
查看>>
latex for wordpress(一)
查看>>
如何在maven工程中加载oracle驱动
查看>>